
有家长问我:“我家孩子上课时总是坐不住,老师讲什么就听什么,成绩也一直不见好。孩子注意力不好会影响学习吗?”我回答:“这不是问题,关键是看孩子能不能克服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老师讲课总是慢半拍,你就是听不懂又或者听得多了就不认真听了?你是不是觉得跟自己的孩子比起来是很弱小的呢?如果你觉得不会或者没兴趣的话,那就不要强求他去做什么。要知道每个孩子背后都有一个强大的家庭支撑着他。
所以说,父母要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游戏、电视等娱乐项目上,而是要把学习当成一件好玩的事情。比如买一些益智类的玩具,和孩子一起去玩耍,看什么书或者玩游戏都不能影响学习的。比如,父母在家里就一定要把玩具和孩子分开,以免他们玩腻了产生厌倦心理,觉得学习已经成为了一种负担。再比如:家长一定要监督好孩子每天学习多少分钟;帮孩子制定好合理的学习计划;不要自己做任何决定。还有关于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不要跟家长谈到考试题目或者老师的要求等等方面的话题,这些也是不可取出来的。一个有趣的父母是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因为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很多父母只知道让孩子学习要求孩子写作业。却不知道让孩子有一个好习惯是很重要的。
有的家长脾气暴躁,觉得自己的孩子做什么都不行,所以就经常对孩子大发雷霆,或者经常责骂孩子等。而孩子因为长期感受不到父母的爱,就会对父母产生恐惧感,进而对学习产生恐惧。我曾经见过一个家长经常对我说:“别把我搞得像个孩子,这样你自己会觉得很幸福嘛?”“嗯”“妈妈说得对”……当一个家庭中缺少爱或者家庭关系不和谐的时候,那么孩子对生活也是没有信心和激情,内心里自然就会对学习没有什么兴趣。所以家长应该多陪伴孩子一起玩,因为很多时候他其实也是渴望被爱和关注的。所以经常与孩子交流他今天学到的新知识对他以后的学习会有很大帮助的。所以家长要有耐心和爱心。孩子们不会因为父母的唠叨就感到害怕和烦躁。
父母要多了解孩子的学习动机,也要多问问孩子:“为什么要这么学?你的目的是什么?”如果孩子对学习没有兴趣时,父母可以问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学?”如果孩子对学习很有兴趣却不愿意去做了,可以跟孩子说:“因为你觉得这篇课文比较难,那就不去做,反正老师都说了这篇课文很难让你理解。”当孩子学习目标明确了后,他会很乐意去完成目标,而非敷衍父母和老师。如果孩子的学习目标还没达到呢,家长就要及时和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心态。如果孩子不愿意去完成目标又总是被批评和嘲笑的话,那么他们会很容易产生挫败感和失落感。这些挫败感和失落感往往会影响孩子对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更加积极地去面对学习。
孩子对新鲜事物的兴趣,是天生的,但也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就像我们家孩子,从小就喜欢吃土豆,吃了又怕长胖,长大后一直吃了很多好吃的。这其实也是孩子从小对新鲜事物不感兴趣的原因。因此家长要想提高孩子的兴趣和注意力就要给孩子创造更多的活动空间,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多带孩子去户外活动。户外活动不仅能让孩子多接触新鲜事物,而且对孩子身体健康也很有帮助,因为在户外活动能让孩子增加血液循环,对身体更好。孩子有了充足的氧气和营养后,他就会变得更专注、更有活力和记忆力也会更好。很多父母对孩子好很多,但是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其实我们大人也需要注意一些生活中的细节以提高我们的专注力。
一次我的朋友带着儿子去上兴趣班,我在一旁观察了很久,发现孩子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玩手机,并且没有把作业写完。每次看到这种情况,她就会问孩子:“这次作业是谁写的?”孩子把作业都写完了之后,才发现他们每天都要看很多类似的东西,一次两次还好,三次四次以后,他就会有抵触情绪了,每次都说一句“我知道了”他就只能玩一会儿了。时间长了孩子就有了坏习惯,我们会很生气的说:“你每次玩手机就有这时间吗?”或者用批评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我想大家都觉得气人吧,为什么家长不愿意听孩子解释呢?还不是因为他们做不到吗?所以发现了问题就要及时改正才行。
其实很多家长都不知道,现在连小学生都开始玩手机,这简直就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每天上学的时候,就有很多孩子因为作业或者是老师布置的任务没完成或者是因为玩手机不专心导致成绩不好。这个时候,家长就会感觉到很烦躁,感觉自己也被孩子的学习压力给压垮了,所以就开始各种挑剔孩子,甚至还会对着孩子破口大骂、不停地用语言刺激孩子做事情。其实如果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就好了,毕竟每个孩子面对这样的环境,肯定会有一种危机感或者说焦虑感。只要父母能够控制好自己对于孩子学习上的情绪。那么就不用太担心孩子会影响到自己在学校的成绩了。
校对 庄武
天宇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